返回武汉市第三医院官网首页
医学检验科
科室电话:027-68894627 65399897

健康科普

Health science
首页健康科普 → 健康科普

老年人才会得糖尿病,年轻人不会?千万别大意!

2023-07-24文章来源:
      很多人对糖尿病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尤其在年轻人群当中,大部分认为糖尿病和冠心病、高血压一样只有老年人才会得,自己还年轻不会得。然而,现实却狠狠地打脸了。随着生活和饮食的改变,人们更偏爱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超重、肥胖的年轻人日益增多,年轻人2型糖尿病比例逐渐升高。所以奉劝各位广大年轻朋友们,一定要正确对待糖尿病,千万不要大意啊!
                      
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缺乏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约有5.37亿的糖尿病患者。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1亿人,发病率高达12.8%,相当于每10个人里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下图就是糖尿病患者在全国各省的人口比例分布图。不仅如此,中国还是糖尿病患病率提升最快的国家之一 ,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糖尿病俨然成为日趋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二、年轻人糖尿病比例逐渐升高原因有哪些?
1.认识观念存在误区
      自以为年轻身体好,一些疾病离自己很远,生活规律放肆自由。
2.没有定期体检
      年轻人定期体检相对较少。通过健康体检可以发现致病的危险因素,纠正或去除危险因素,可推迟或阻断疾病的发生。以糖尿病为例,发现危险因素开始预防可使发病率降低35%~60%。很多年轻人仗着自己年轻,觉得自己能吃能睡能玩,身体肯定没问题,因此也不会去主动体检。
3.生活不规律:
      a、生活压力大熬夜:年轻人在面对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大熬夜时往往难以承受,这种熬夜会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b、饮食习惯不规律:年轻人的饮食习惯通常不规律,他们可能会选择快餐、冷食、甜食、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高盐、高热量的食品,而忽略了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等含有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c、饮酒和吸烟:饮酒和吸烟是年轻人在工作应酬中常出现的,这种生活也是容易引起疾病高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d、缺乏运动:现在的年轻人能开车绝对不走路,白天对着电脑屏幕工作,下班对着手机屏幕玩,运动量很少。早在十八世纪哲学家伏尔泰曾说过 “生命在于运动”。
  
三、糖尿病化验单怎么看

      空腹血糖:实际上指的就是隔夜空腹八到十二小时以上的,次日清晨早餐前所测的血糖。糖尿病人应该了解正常人的血糖标准是空腹静脉血糖3.9~6.1mmol/L,如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两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考虑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是4~6.5%,但如果有共病症,或年纪较大,会宽限到7.5%,但大部分时候都希望能控制在7%左右;对于没有共病症,或是年纪较轻的人,就会建议能控制在6%,甚至5.5%。且与过去的2~3个月间的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就可以知道过去三个月的血糖控制。



      随机血糖:正常人餐后半小时血糖的正常值,也就是随机血糖的正常值,也就是不超过11.1mmol/L。
      餐后1小时:血糖6.7-9.4mmol/L。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

      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就属于糖耐量异常。如果超过11.1mmol/L,就属于糖尿病。  


 

                         
四、糖尿病容易引起哪些并发病?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一些大血管的病变,还有一些微血管的病变。大血管的病变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甚至脑梗塞这样一些病变。微血管的病变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等这样一些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的严重化,全身器官都会逐渐受影响,除了上面主要的并发症以外,消化道系统、肝脏、听力系统等也是常见的并发症。所以,一旦发现糖尿病,就要认真对待,及时治疗。提前预防并发症尤为重要,要尽早、全面的预防。


五、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1.合理的饮食结构:控制总热量摄入、保证适当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低盐低脂、高纤维、维生素、微量元素摄入、低糖饮食是饮食搭配的关键。
      2.饮食习惯的改善:严格规律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盐高糖饮食的摄入量,以维持患者的血糖平衡。
      3.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酒,少熬夜,减重,适当运动等对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有重要作用。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情,也有利于延缓或者避免糖尿病的发生。